羊城晚报:我注意到通稿里面提到一个防护网安装的问题,全市大概会有13余万的排水井、污水井会安装防护网。但是按照我们刚刚会场通报的,全广州有150万个这样子的设施,如果按照这样来算的话,只有10%的是安装防护网,那么这个比例会不会算是比较低的?
赵洪:推动排水和污水井装防护网的设施,是在2010年8月份,城管委接手了全市的井盖监管工作之后,会同水务局包括其他几个部门一起研究,结合我们广州的雨季比较长、雨量比较大的特点推行的安全保护措施。大家也知道4月26号长沙有一个女学生掉进井里面去,在几年前,我们广州也有发生类似的情况。那么我们推出防护网的措施,主要是针对管井比较深的,而且人掉下去之后会影响到生命安全的井盖,要求全市部门安装防护网。
并不是说全市所有井盖都要安装,大家也可以留意,有一些好像通讯的管网,第一个比较浅,再一个就算是掉下去也不会产生生命危险,所以我们并没有要求这些井盖安装。我们统计大概需要安装这类防护网的预计可能在13万左右,主要是排水和供水,就是水务部门那边。到去年底为止已经安装了11万多个,剩下的2万多,水务局已经部署了,争取在上半年完成,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南方日报:1、防护网这一块,我们好像没有看到相关的技术标准,接下来会不会有专门的技术标准?2、刚才说到现在井盖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被盗,目前广州井盖的丢失或者被盗的情况是怎么样的?我们应该怎么去防范它?
赵洪:防护网不是每个井盖都需要的,像电信、电力都非常浅,最浅的有30厘米把,深也不会超过一米。我们主要考虑到是雨水、污水这两类,就算雨水、污水也有很浅的,不是所有都需要装这个网的。那么如果在我们井盖上全部规定了这样的一个结构,那么很多是不适用的。防护网一直以来在土建的环节,就是在井盖以下,井口的位置是通过锚固的形式去安装的。
另外刚刚提到防盗的事情,一般来讲球墨铸铁井盖是非常坚硬的,如果简单用撞击或者铁锤之类的想把它砸断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你需要盗窃它,可能需要电动的切割工具,路面上大家见到的所谓一些井盖断裂的情况,基本上都是没有达到球墨标准的。
广州日报:有没有统计过我们现在市面上不合格的井盖数量有多少?我们都知道井盖几个部门都有,电信、水务、通讯还有其他的部门,如果这样子换的话,大家能不能协调起来统一更换?更换中间会不会存在一些阻碍?
赵洪:你问到这个问题,正好我们结合技术规范的实施,结合井盖的排查一并的推动,相信到五月份我们会掌握全市目前到底残缺或者更换多少井盖的数量。
广州电视台:我们通稿上面有写在近期会执行一井一人的职守措施,想问一下以前有没有这个措施,还是第一次提出来的?然后想了解一下守井的人咱们城管的人员还是相关业主单位的人员?因为如果发生事故由谁负责?
赵洪:这个措施一直在实施,我们广州雨量比较大,特别是中山一路、岗顶这一块,一旦下大雨就要把井盖拉开排水。这个就由排水公司来进行,有关养护人员发现这个情况会实现到位,把井盖拉开,等洪水过后才能离开岗位。要这个人拉开井盖,人离开了工作岗位,要是发生什么事故,他是要负责任的。我们在未来的日子,也及坚持这个措施,要求有关部门确保我们市民的要求。
新快报:在未来的一个井盖设施中如何加强反响胶条的应用?这个加装的计划,跟我们讲一下具体的实现时间,由谁来买单?
蔡胜:你的问题有两个:第一个问题,关于胶条的问题,我们的胶条是一个反向的楔子型,除了胶条以外,以前的那些比较响的,是因为它加工的精度,我们在这个规范里面,尤其这个加工的井盖有一个要求,严格按照这个要求来做。包括用了锁之后,实际上把胶条压紧了,那么铁和铁就不会碰撞,就不会有噪音发出。
第二个问题,我想是这样,在以后的新建道路中,按照这个规范来,在设计阶段,在前期,在招标的过程比较明确,这可能在以后新建道路里面,这个可能是纳入到道路建设的成本里面去。对于现在的,简单的说,我们可以把它分成几块:1、根据这个条例或,谁是权属单位谁负责,就是井盖这一块。电信的,如果不合格了就电信去整。如果是未移交的,我们就可以检测出来,你的质量不合格就你施工单位去负责,你要无条件按照新的规范,因为我们在09年以后的合同和设计里面,已经采用了新式的井盖,如果不合格就要它翻工,直到质量是合格的。这不需要全部由财政来买单的,谁出了问题,谁就处理这个问题。
主持人:好的,谢谢各位媒体的关注,《井盖设施技术规范》的出台,将在技术层面上为实现井盖设施建设的规范化、精细化提供全面的技术依据,对于提升城市交通顺畅、保障市民出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广州的井盖设施管理将会更加的科学、有序、高效,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来源:广州市新闻中心)